Art Together
  • Latest News
  • Art Programme
  • About Us
  • Contact Us
  • Join Us
  • 中文 | EN
  • Latest News
  • Art Programme
  • About Us
  • Contact Us
  • Join Us
  • 中文 | EN

《流動藝術家》藝術教育工作坊

如欲索取報價,可致電或電郵向陳小姐聯絡查詢,並請提供以下資料,本會將再作報價。

  1. 學校名稱及聯絡資料
  2. 有興趣的課程名稱
  3. 理想的上課節數、日期及時間
  4. 人數、參與學生年級等等

電郵 : info@arttogether.org/電話 : (852)52408964
(我們也承辦不同的藝術課程 / 工作坊,切合不同學校及團體的需要,歡迎與我們洽詢!)

鍾惠恩:木工工作坊

鍾惠恩
香港藝術家,從日常探索城市生活狀態,尋找人與社區、大自然的聯繫。2009年,她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取得(榮譽)文學士,作品「水泥乒乓球枱」於藝術推廣辦事處公共藝術計劃2015獲獎;曾參與項目包括藝術推廣辦事處「邂逅! 山川人」(2018)、香港藝術館「城市藝裳計劃:藝滿階梯」(2017)等計劃。

Picture

「入屋昆蟲圖鑑」
繪畫及雕刻工作坊

學生從校園角落,找尋小昆蟲的生活痕跡;學生運用木板雕刻,把牠們的城市生活記錄下來,在牆角的飛蛾、欄杆下的蜘蛛等等;學生的木板雕刻可加入繪畫和文字創作,製作成一個個城市昆蟲的小故事。
  • 介紹有關昆蟲的素描及繪畫作品,講解「圖鑑」的概念來源、創作理念和工作坊內容
  • 簡單分享有趣的版面、構圖作品
  • 繪畫及雕刻技巧
  • 學員將會:完成一至兩幅作品

人數:12人
時間:工作坊共8節,課堂每節1小時30分鐘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學生自備相機記錄小昆蟲、學校可提供顏料
包括材料用具:木工工具、木材
Picture

「增高」木工工作坊

課室裡的座位安排,大都是依據同學的身高排列。學生為學生櫈「增高」,利用木工工具和木材,自行設計及製作外加組件,安裝在學生櫈上:為櫈腳延伸長度加裝小支架,或加個儲物小平台在櫈下方; 學生發揮他們的想像力,令全體學生體驗一樣的身高。
  • 介紹工作坊的創作理念和內容,及當代傢俬設計中的有趣及著名的作品
  • 講解如何使用木工工具及安全守則。學生構思他們的作品,繪畫草圖,思考如何製作及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 根據草圖,製作延伸部份
  • 完成延伸部份及安裝

人數:12人
時間:工作坊共8節,課堂每節1小時30分鐘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學校提供閒置的學生櫈、顏料及作品儲存空間
包括材料用具:木工工具、木材、五金、保護油漆

木碎好少年:「STEAM教育」課程

木碎好少年
木碎好少年利用二手木材和廢置家具的木料創作,其創作由機械入手,以簡單設計教小朋友基本機械原理。
圖片

《爆旋陀螺大激鬥》
工作坊

  • 利用木工親手創作現今大熱的爆旋陀螺,將教授陀螺發射器和陀螺, 並認識引力、平衡、重心、等科學原理
  • 學員能學會量度、繪製、打磨、切割和組裝等木工創作技巧、訓練耐性和專注力
  • 教授美術設計,學員能發揮創意,對玩具進行不同塗裝

人數:15人
時間:工作坊共4節,課堂每節1小時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檯、圍裙
包括材料用具:木、木工工具、砂紙、顏料等
圖片

《巨弩紙飛機發射器》
工作坊

  • 教授利用木工親手創作兩種弩型發射器和不同特長的飛 機摺紙技巧,並認識拉力、拋物線、重力、滑翔等飛行原理
  • 學員能學會量度、打磨、切割、組裝和一體成型等創作 技巧、訓練耐性和專注力
  • 學員能發揮創意,對玩具進行具個人風格的不同組裝

人數:15人
時間:工作坊共4節,課堂每節1小時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檯、圍裙
包括材料用具:木、木工工具、砂紙、顏料等
圖片

《回力激鬥戰車》工作坊

  • 教授利用木工親手創作重型四驅車及激鬥跑車兩款回力戰車,並解釋 慣性力學、拉力、磨擦力和重力等車子運作原理
  • 學員能學會量度、打磨、切割和拼合等創作技巧、訓練毅力和專注力
  • 學員能發揮創意,對玩具透過實驗進行具個人風格的改裝和設計更具 力量的戰車。

人數:15人
時間:工作坊共4節,課堂每節1小時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檯、圍裙
包括材料用具:木、木工工具、砂紙、顏料等
圖片

《攻城鬥士投石車》
工作坊

  • 教授利用木工親手創作古代攻城武器投石車,並認識拉力、拋物線、重力、角度等科學原理
  • 學員能學會測量、打磨、切割、組裝等技巧、訓練耐性和專注力
  • 學員能發揮創意,認識機械結構

人數:15人
時間:工作坊共4節,課堂每節1小時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檯、圍裙
包括材料用具:木、木工工具、砂紙、顏料等
圖片

《F1 木工極速賽車》
工作坊

  • 教授利用木工親手創作 F1 跑車模型
  • 學員能學會量度、打磨、切割和拼合等木工創作技巧、 訓練毅力和專注力
  • 教授模型上加裝電池裝置和馬達,學生可從中了解電子原理
  • 教授基本設計,讓學生利用油性筆或塑膠彩等設計具個人風格的作品,讓科學結合藝術設計

人數:15人
時間:工作坊共4節,課堂每節1小時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檯、圍裙
包括材料用具:電路材料、木、木工工具、砂紙、顏料等
圖片

《迷幻泡泡槍》工作坊

  • 教授利用紙板繪製、切割和拼合技巧組裝槍型外殻
  • 學生可學習量度計算和風力等科學原理,並可訓練耐性和專注力
  • 教授模型上加裝電子開關和風力裝置,學生可從中了解電子原理
  • 教授利用不同日常物調製泡泡液,培養學生生活觀察力和環保意識

人數:15人
時間:工作坊共4節,課堂每節1小時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檯、圍裙
包括材料用具:電路材料、木、木工工具、砂紙、顏料等

張震揚:攝影工作坊

張震揚
78年香港生,修攝影藝術,喜暗箱作業,愛廣東燒味。2001年畢業於澳洲維多利亞藝術學院,榮譽學士畢業,主修純藝術攝影系。張氏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針孔作品,是將燒鴨轉化為針孔相機,於墨爾本唐人街所拍下的概念性作品﹣ Duck Cam – Melbourne (2001) 。該作更為美國「針孔資源中心」 收藏品之一。

圖片

135菲林針孔相機

  • 導師提供自家設計的相機製作紙版,製作135菲林針孔相機,作相機之用
  • 認識光學原理、相機結構,並自製針孔相機
  • 攝影媒介的可能性,利用攝影創作去表達心所思所想
  • 學員將會: 製作針孔攝影機一部 及 攝影作品

人數:15人
時間:工作坊共4節,課堂每節90分鐘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間尺、原子筆、剪刀、𠝹刀、𠝹刀板、黑色縐紋膠紙等
包括材料用具:卡紙、其他所需製作材料 (菲林可自行購買或訂購)
圖片

黑白摺紙針孔相機

  • 導師提供自家設計的相機製作紙版
  • 認識光學原理、相機結構,並自製簡單針孔相機
  • 學習黑房沖曬相片的原理
  • 實踐沖曬黑白成像相片
  • 學員將會: 製作針孔攝影機一部 及 攝影作品

人數:15人
時間:工作坊共4節,課堂每節90分鐘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間尺、原子筆、剪刀、𠝹刀、𠝹刀板、黑色縐紋膠紙、沖水設備、盛水盤最少3個 (約大過10x12吋)
包括材料用具:沖曬黑白相片藥水 及 製作材料(可自行/代訂購黑白相紙)
*如學校能提供沒有太多窗戶的細小空間(如store room)作黑房用更佳。
圖片

風琴觀景器

  • 認識光學原理、相機結構  
  • 製作針孔觀景器

人數:15人
時間:工作坊共2節,課堂每節90分鐘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間尺、原子筆、剪刀、𠝹刀、𠝹刀板、黑色縐紋膠紙
包括材料用具:所需製作材料

關朗曦:攝影工作坊

關朗曦
「摱車邊」九十後,中學畢業由英國回港就讀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並於2012年畢業。由六歲開始觀鳥並熱愛大自然,除了用相機紀錄鳥類之外,也喜愛黑房沖曬以及藍曬技術。於2013年開始於「啓德」研究及發展中心就任「憧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的項目助理,期間參與策劃書籍「可以居」的出版工作以及歷屆「憧憬世界」的攝影展覽。為「憧憬世界」的導師之一以及自然教育工作者。

圖片

手機動畫工作坊

原來手機除了可以拍照,也可以用於動畫製作!透過手機的鏡頭,參加者能認識到基本動畫創作的原理和方法,然後自己創作故事,由製作Story Board開始,到拍攝和後製,嘗試於現實世界中將天馬行空的世界展現。 參加者透過自己的手機進行動畫創作,最後將自己的作品放上「大銀幕」。

人數:最多20人
時間:工作坊共4節,課堂每節90分鐘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手機
包括材料用具:電腦、手機腳架
圖片

藍曬入門工作坊

在數碼影像蓬勃的年代,影像好像隨手可得,但有沒有想過原來相紙可以自己製造?氰版攝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攝影技術之一,運用簡單的物料便能製作出自己的相紙,並且利用陽光或紫外光去留著影像。我們會先逐步認識氰版攝影,由其歷史,到如何製作藥水,然後沖曬,最後鼓勵參加者透過這種古老的技術進行自己的創作。

人數:最多20人
時間:工作坊共4節,課堂每節90分鐘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圍裙、剪刀、洗水設備(水龍頭)
包括材料用具:藍曬藥水、水彩紙、布、UV燈箱
圖片

自製針孔攝影機工作坊

我們平常習慣按一下手機就能拍照,但如果將攝影的時間拉長會是什麼感覺?針孔攝影的原來源自古老的物理現象,透過針孔作為鏡頭以及很長的曝光時間將影像留在感光相紙上。參加者能自己以紙製作針孔相機,了解其原理,最後利用相機進行拍攝,將平常看得平平無奇的日常景象變得有趣。

人數:最多15人
時間:工作坊共4節,課堂每節90分鐘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圍裙、剪刀、洗水設備(水龍頭)
包括材料用具:黑紙、銀鹽相紙、 針
*如學校能提供沒有太多窗戶的細小空間(如store room)作黑房用更佳。

葉家偉:FOTOMO與社區研究 工作坊

圖片
葉家偉
葉家偉,中學視藝科教師。畢業於葛量洪教育學院。先後跟隨陳國光老師、陳松江老師及朱達誠老師學習陶藝及雕塑。作品《藍屋》及《舊記憶》入選2005香港藝術雙年展;攝影模型《香港影像.花園街》獲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 2009 。作品為香港藝術館及海外藝術愛好者收藏。
上世紀二十年代達達主義藝術家生產很多攝影拼貼作品,杜象 (Marcel Dunchamp) 的現成物裝置亦催生立體湊合拼貼出現,成為時尚的表達媒體。葉家偉的FOTOMO與高科技唱反調,執著地以手工藝模式創作,從多張照片拼貼出本土舊區建築、街角老舖或節慶時光的浮雕,仔細的微縮模型,記載一個個大城裡的小故事。

學生將於工作坊完成一至兩件作品

人數:15人
時間:工作坊共3節,課堂每節90分鐘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電腦及投映機、CUTTING MAT
包括材料用具: 照片、𠝹刀、膠水、CARDBOARD

詹志豪:自製手翻書 工作坊

圖片
手翻書(Flip book)是由照片組成連環影像,同學在製作手翻書的過程中會學習相機的基本操作及手造書的技巧。

人數:15人
時間:工作坊共4節,課堂每節90分鐘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相機/手機、𠝹刀、鉸剪、界紙板墊、黑白/彩色影印機、鐵尺
包括材料用具: 竹籤、木筷子、紙皮、雙面膠紙、剪鉗、膠片
詹志豪
詹志豪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2016)。作品主要以金工及影像創作,透過拆解與重組現成物,將其結構、功用重新定義。

水熊阿蟲:自然物工作坊

水熊阿蟲
水熊阿蟲是以微生生物作藍本的筆下角色,日常創作主要為動畫及插畫,內容多關於作為南生圍居民的生活,以及在社會上作為孤獨創作人的心路歷程。水熊阿蟲亦有創作裝置藝術,多以大自然拾得物創作,亦非常強調作品與空間的協調性。
圖片
編織草蜢工作坊
編織草蜢是一種傳統的農村工藝。小時候總會於街頭巷尾見到老師傅編織草蜢或蜻蜒擺賣。但隨著城市發展,編織藝術已幾乎消失於大城市中。

工作坊讓參加者嘗試接觸鄉村的編織工藝,了解編織工藝的種類及方式,著手學習基本編織手法。希望藉此保留漸漸消失的舊香港的情懷,讓編織工藝得以傳承。

人數:10至15人
時間:工作坊共1節,課堂每節1小時30分鐘至2小時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剪刀
包括材料用具: 劍草、火柴或竹籤
圖片
「自然拾得物」動物雕塑
工作坊

各位生活在都市的香港人,日常有細心留意及觀察那些與我們住在同一地方的「鄰居」嗎?居於社區的小動物、昆蟲,甚至植物其實與我們共同存活在這片土地上。工作坊將帶同參加者認識社區的動植物「鄰居」,透過觀察社區中的拾得物,如落葉、硬果殼及昆蟲標本,讓我們重新發現生活在身邊的生物——其實牠們各有生存方式,並擁有自己的外貌、形態及名稱。學員亦會收集天然素材,發揮他們獨有的想像力創作成獨有的動物雕塑。

人數:10至15人
時間:工作坊共4節,課堂每節1小時30分鐘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砂紙、 鐵線、熱熔膠槍、白膠漿、畫筆
包括材料用具: 鋸、電鑽、廣告彩、保護油、乾果殼、乾花、廢木、石頭、標本等

黃紹全:銅製書擋工作坊

黃紹全   
黃紹全(Victor Wong),先後修讀多媒體設計和視覺藝術。在當下思想和情緒雜亂的社會,透過創作梳理思緒和探尋平穩的心境。

圖片
  • 金屬是一種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媒介,透過簡單的製作,讓學生金屬這個媒介多一點了解
  • 導師提供製作圖樣,同學亦可在其中加入個人創意
  • 以金工的切割技巧,把銅片鋸成圖樣的形狀
  • 學習打磨技巧,使用摺片器

人數:10人
時間:工作坊共2節,課堂每節2小時至2小時30分鐘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桌、椅
包括材料用具: 銅片、桌弓、桌條、台塞、G夾、摺片器、鋤、砂紙、雙面膠紙、製作圖樣等

文美桃:倒模工作坊

文美桃
生於1990年,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及香港藝術學院藝術學士學位,主修繪畫。她的作品混合多種媒介,包括繪畫、攝影、錄像、裝置及混合媒介等。文氏作品多涉及「城市」及「身體」兩種不同探索命題。由身體的親密性游走到城市的景觀,探究城市化的生活,消逝的事件與物件。用物化,複製,重塑,以及量化的方式,令你重新注視到他的存在,他的脆弱與沉默之間的對話。在脆弱、零碎的物件中尋找他曾存在的重量。把身體與土地拉得更近,帶到最自然的狀態。
圖片
  • 認識當代藝術中利用倒模創作的藝術家
  • 示範倒模過程
  • 以另類的角度觀察學校社區
  • 找尋倒模的物件,實踐製作模具
  • 用倒模方式創作小型雕塑

人數:10人
時間:工作坊共4節,課堂每節1小時30分鐘
包括材料用具: 陶泥、木板、石膏、水桶、膠袋、透明密實袋、陶藝工具、毛巾、玻璃器皿、膠袋等

謝炎安:《解拆與重構》繪畫工作坊

謝炎安
1974年生於香港,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獲學士及藝術碩士學位。1998年獲頒香港市政局藝術獎。他曾參與多個藝術展覽,作品廣受注目,並獲得香港藝術館及私人收藏家的徵求及收藏。他在典型的公共屋邨成長,並同時見證了香港近三十年政治、經濟、文化的急速蛻變。他與同時期成長的少年一樣,在學生時代深受日本動漫文化薰陶,對當時的動漫電玩潮流幾近沉迷喪志的地部。到了迷惘的青春期,謝炎安又迷上本土漫畫和日本色情錄像,藝術家由此覓得志趣與早期的身份認同。他不單對普及文化及次文化有敏銳觸角,也相當關心一己身處的政治環境。作品中滿布的色情幻想和看似荒誕的意符拼貼,有玩世不恭的意味,一方面顯現藝術家的個人視野,也反映了1970年代香港出生、經歷兩國管治的香港人對現實感到無奈,轉而縱情玩樂的心態。

圖片
  • 介紹解構主義,附以大量藝術作品及流行文化作品作參考
  • 以解構主義的思考方法作實驗素描
  • 以素描為基礎,繪畫大型壁畫或大畫
  • 學員將會:集體完成1幅壁畫 或4人一組完成1幅大畫

人數:15人(中四至中六)
時間:工作坊共6節,課堂每節3小時
包括材料用具: 畫布及畫框等
圖片
Tape Art壁畫工作坊
看似平凡不起眼的膠紙如何創作豐富精彩的壁畫? 膠紙壁畫,現流行於歐美藝術文化,運用單一物料,融入學生的無限創意,創造出神奇的壁畫,立即把藝術氣氛帶到校園每一個角落,變得與別不同。

  • 利用Masking Tape,製作創意壁畫
  • 認識繪畫的點線面運用
  • 由藝術家親自任教,學員將會:  集體創作Masking Tape壁畫 /作品

人數:15至20人
時間:工作坊共1節,課堂每節1小時30分鐘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剪刀、畫紙 、不同種類膠紙、如布紋膠紙、皺紋膠紙等
包括材料用具: 學生部份練習用膠紙(製作作品或壁畫,可自行訂購/代訂)
圖片
「生活與自畫像」
繪畫工作坊

本工作坊旨在介紹香港當代藝術家及其作品,並且在簡介後,帶領工作坊學員運用該藝術家一些特別的創作手法,去進行藝術創作,使學員能親身細味藝術家的一些思考方式及創作特色。

  • 認識以自畫像為主要創作題材的香港藝術家作品
  • 了解不同的藝術家如何透過不同風格表達自我與生活的關係
  • 在這些藝術家的作品中選擇其中一些創作特色,再加以運用和發揮,繪畫一幅自畫像
  • 學員將會:  完成一至兩幅作品

人數:15人
時間:工作坊共4節,課堂每節1小時30分鐘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畫具、塑膠彩顏料等
包括材料用具: 15套油畫布框
圖片
「齊齊畫大頭!」
繪畫工作坊

於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藝術出現了一批「大頭」畫家。究竟「大頭」作品湧現之原因?藝術家的關注的焦點,又各有什麼的分別?是次工作坊將介紹多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並在簡介後,進行「大頭」的實驗創作,細味藝術創作的獨特語言。

  • 認識中國當代藝術家 如: 王廣義、方力鈞、岳敏君、張曉剛等及其作品
  • 了解「大頭」作品的不同創作意念,以及對今後影響
  • 學生在多位藝術家作品中,選其感興趣的「大頭」作品,開始「大頭」實驗,發揮學生個人的創作意念
  • 學員將會:  完成一至兩幅作品

人數:15人
時間:工作坊共4節,課堂每節1小時30分鐘
學校須提供設施或學生自備的用品:畫具、顏料、畫具、顏料、畫紙、鉛筆等
包括材料用具: 15套油畫布框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Latest News
  • Art Programme
  • About Us
  • Contact Us
  • Join Us
  • 中文 | EN
  • Latest News
  • Art Programme
  • About Us
  • Contact Us
  • Join Us
  • 中文 | EN
  • 最新消息
  • 藝術項目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加入我們
  • 中文︱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