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Together
  • Latest News
  • Art Programme
  • About Us
  • Contact Us
  • Join Us
  • 中文 | EN
  • Latest News
  • Art Programme
  • About Us
  • Contact Us
  • Join Us
  • 中文 | EN

香港「藝術到家」 X 台北「水谷藝術」 交流計劃
An Exchange Project between Art Together [Hong Kong] and Waley Art [Taipei]

圖片
繼2015年的「『加蚋仔流動故事車』香港藝術家駐場計劃」的交流合作後,「藝術到家」希望進一步發掘在公共空間進行藝術創作的不同「潛在」可能性,亦想與台灣藝術機構互相學習丶取長補短;於是在本年度與台灣「水谷藝術」再次合作,以「菜市場的歷史與文化」題材,作為交流的討論和創作主軸。活動邀請了兩地的新晉策展人 — 馮穎君(Vivian FUNG)與「走路草農藝工作室」、以及香港藝術家謝斐加入這交流項目。期望以策展人較宏觀的視野,串連對這主題的申延內容,並與有興趣的藝術家一起對話。

After hosting “‘Mobile Art Strollers’ Hong Kong artists-in-residence scheme” with Waley Art, Art Together would like to find more potential possibilities of public art, and to learn from Taiwan art organizations. In 2017, Art Together collaborates with Waley Art again and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raditional markets”. Vivian FUNG and Walking Grass Agriculture, emerging curators from Hong Kong and Taiwan, are invited to exchange artistic ideas with Hong Kong artist Jaffe TSE. We would like to extend the art exchange project through curators’ visions and their dialogues with the participating artists.
計劃小冊子 Project Booklet(4.8 MB)
File Size: 4804 kb
File Type: pdf
下載檔案

駐場心得 Thoughts on Taiwan/ Hong Kong
走路草 Walking Grass Agriculture
馮穎君 Vivian FUNG
謝斐 Jaffe TSE

[台北水谷藝術代表] 策展團體走路草農藝工作室來港交流及考察

走路草簡介
圖片
「治本於農,以農入藝」是走路草農藝工作室的實踐的方法與目標。農業家庭的背景以及對藝術的熱愛,是團員們的共通點,農藝在此不單是指農業技術,我們更是治本於農的在家人傳承的農務經驗中,思考藝術的可能,農事是一種人文與自然之間的調和,藝術的初衷何嘗不是如此,因應節氣、順應天時地利、調節生活都是當代藝術可以取法借鏡的態度。

走路草成員
劉星佑 Shing-You Liu
1985年出生於臺灣高雄,現職典藏今藝術企劃編輯、走路草農藝工作室企劃
2009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 文學學士
2014  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理論組  藝術學碩士
 
策展經歷
2017《扶疏有漏》總爺藝文中心.臺南
2016《就決定是你了》臺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臺北
2016《就是這個了》居藝廊.臺北
2016《好好做人–不要放棄治療》水谷藝術.臺北
2016《午後的婦女時光》齁空間.台南
2016《將至的腦補》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臺北
2016《美錯了?》國立台灣美術館數位方舟策展計劃.台中
2015 《音景考古-十八嬈曲湯羽彤個展》小路上藝文空間.臺北

Vertical Divider
陳漢聲 Han-Sheng,Chen
1988年出生於臺灣高雄,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擅長實驗動畫/複合媒材與動力裝置,並從自身家庭背景、身份延伸至創作,關注農業、自然、人與環境間彼此共存卻緊張的關係。作品曾獲「臺南新藝獎」首獎、「MATA獎」銀獎、入選「桃園創作獎」、「深圳獨立動畫雙年展」。近年因對於性別議題的關注,因而組織「多元成展」計劃,並策劃展覽,試圖在創作、藝術與展覽間,尋找延續對話的可能。2015年策展「多元成展-見光死?」於FreeS福利社、「你雙眼闔上我滅亡」於國立臺灣美術館數位藝術方舟。
 
策展經歷
2016『多元成展—不逾矩』/南海藝廊,臺北,臺灣
2015『你雙眼闔上我滅亡』,國立臺灣美術館數位藝術方舟,台中,臺灣
2015『多元成展─見光死?』,福利社FreeS Art Space,臺北,臺灣
2014『多元成展─網路聯展計劃』,線上策展

[香港藝術到家代表] 策展人Vivian FUNG 與藝術家謝斐到台交流及考察

藝術家謝斐簡介
1983年在春分點出生
喜好觀察細微事物
從事設計工作多年卻熱忱於寫作與藝術創作
現在主力從事概念類別藝術作品
個人網頁連結: http://www.symbol-imagery.com/

參與聯展
2007/ YMCA @ installation art x text display exhibition
2009/ “Links to links” public art exhibition
2010/ “Exchange Diary” Mail Art Exhibition
2012/ “WISH” Route public Art Exhibition
2013/ “Exchange Time Exchange Member” Art Exhibition
2015/ C&G 雨傘展 (韓國)
2015/ “Kowloon City Community” Public Art Exhibition
2015/ 視覺混種(台灣)2015-2016/ UAAB 深港建築城市雙年展 (中國)
2016/ 越界_過渡 跨媒體國際藝術節

參與個展
2015/ “Unlimited Library” Exhibition
策展人馮穎君 Vivian Fung簡介
現居香港,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碩士,策展人、藝術家。研究主題之一圍繞著香港在現代化快速變遷下的消失,觀察城市發展而埋沒的生命力。如以旺角舊有的水渠因城市規劃與產業發展消失,金魚街也因租金逐年高升的城市歷史作為策展項目的《魚樂無渠之交界》等,以策劃本地藝術家與在地性創作的公共藝術計畫,試圖喚起香港人對於想像與現實拉鋸兩側的反思。作品時常運用「過了氣」的現成物,透過破壞、拋棄物件的表層,探討力量與人性本質。

2017 《邂逅老房子:林嵐x三棟屋》公共藝術計畫,三棟屋博物館,香港
2016 《二手閱讀》香港二手書店文化計畫,艺鵠,香港
2015 《魚樂無渠之交界》公共藝術實驗計畫,旺角水渠道,香港
2015 《現》,浸會大學顧明展覽館,香港


Vivian Fung 台北駐村三十一天 Tumblr blog

[香港藝術到家代表]  水谷駐村展

Vivian FUNG X 謝斐 台北萬華駐場 傾偈會
「藝術到家」與台灣「水谷藝術」合作舉辦了港台交流活動,於三月邀請香港藝術家謝斐及策展人Vivian FUNG (馮穎君) 到台北萬華區駐村一個月,他們更在駐村完結時,分別在水谷舉行了兩個回應展覽–—「置物重生 : 謝斐創作個展」與「發飊:Vivian Fung 創作個展 」,前者以收集水谷附近的果菜市場物料,期望進行創作後再與附近的鄰里進行交流,展出藝術和食物和社區多重的關係;後者運用過氣現成物,以萬華區被拆卸天橋連結Vivian駐村體會。

駐村期間,Vivian亦寫下日誌,記述駐村點滴。她從觀察萬華區美甲店的「移工」,到見證天橋拆卸的過程,以文字記錄萬華區的面貌與短期變化。而謝斐則延續他在香港時的創作,他認為食物是連結社區的基本要素,希望透過觀察食材及廚餘在當地的運用,到訪果菜市場,從而了解萬華區的社區面貌。

5月28日將於 Tc2 舉辦「Vivian FUNG X 謝斐 台北萬華駐場 傾偈會」,屆時兩人會分享他們的駐村經驗和心得,同場亦會播出他們駐村時的花絮片段。
時間:28/5 (日) 1630-1800
地點: TC2 Cafe & Workshop 太子柏樹街23號地下
Facebook Event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26802624369813/
Tc2 Cafe & Workshop:
https://www.facebook.com/TC2-cafe-workshop-121103711251308/

置物重生:謝斐作品展 (水谷藝術 · 藝術到家 交流計劃回應展)
“Transformer” Art Exhibition by Jaffe TSE(Waley ・ Art Together Exchange Project Response Exhibit)


在台灣駐場時,謝斐收集菜市場的物料作為素材進行創作,之後再與附近的鄰里交流, 期望展出藝術、食物和社區多重的關係。回到香港後,謝斐繼續以食物為創作題材,展現食物是由有機的生命轉化,而非只是餐桌上的「死物」。

In Taiwan, Jaffe TSE created artworks with materials collected from traditional market. Through his artworks, he hopes to showca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s, food and community. Back to Hong Kong, he proceeds with food as the subject
matter and material for his art. In his view, food is transferred from life but not merely “a dead object”.

開放時間 Opening Hour: 10:00 am - 08:00pm
展覽日期 Exhibition Period:13/6/2017 - 30/6/2017
展覽地點 Exhibition Site:
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戶外空間
Outdoor space, Cattle Depot Artists Village, 63 Ma Tau Kok Road
To Kwa Wan, KLN, Hong Kong
展覽工作坊 Workshop
置物重生:藝術工作坊 “Transfomer”: Art Workshop


工作坊將利用生廚餘進行藝術創作,而工作坊同時設有展覽導賞,及簡短的土瓜灣社區導賞。費用全免,需網上登記。

In this workshop, participants will use food waste to create artworks. A guided tour for the exhibition and To Kwa Wan will be included also. Free admission, registration required.
登記 Registration:https://goo.gl/forms/Uj6yWdFpBUEm5dSr2

時間 Time: 04:00pm - 06:00pm
日期 Date: 25/6/2017
集合地點 Gathering Place:
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9號工作室門口
Unit 9, Cattle Depot Artists Village, 63 Ma Tau Kok Road
To Kwa Wan, KLN, Hong Kong

「置物重生:藝術工作坊 - 廚餘菜蔬拓印」 教學資源 (製作:黃雅莙 Jacy)
「廚餘菜蔬拓印」教案 (0.7MB)
File Size: 725 kb
File Type: pdf
下載檔案

工作坊介紹簡報(7.2MB)
File Size: 7430 kb
File Type: pptx
下載檔案


合辦 Co-presented by:
水谷藝術 Waley Art
場地協作 In partnership with:
Tc2 Cafe & Workshop
資助 Supported by:
藝術到家有限公司為藝發局資助團體
Art Together Ltd. i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HKADC
图片
Supported by the Arts Development Fund of the Home Affairs Bureau,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計劃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藝術發展基金資助」

訂閱藝術到家通訊

图片
Copyright © 2020 Art Together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按一下這裡來編輯。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Latest News
  • Art Programme
  • About Us
  • Contact Us
  • Join Us
  • 中文 | EN
  • Latest News
  • Art Programme
  • About Us
  • Contact Us
  • Join Us
  • 中文 | EN
  • 最新消息
  • 藝術項目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加入我們
  • 中文︱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