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藝術到家 X 釜山 Openspace Bae 藝術駐村計劃《?》@ 釜山 海雲臺|Hong Kong Art Together X Busan Openspace Bae Artist in Residency Program《?》@ Busan Haeundae \\ 第一天... 今天都是零零碎碎的一天。 早上六點半下了飛機,輾輾轉轉、又迷路之下,三個多小時後,終於到家了。 為我開門的是另一位韓國做裝置藝術的藝術家。簡單的招呼後,我實在累得不行,我的腦袋完全運作不到,還是洗個澡就睡了。 當然,睡過幾小時後就起床了,我不願就這樣睡過了第一天,我總不會放過自己的嘛。 然後就開始探索附近的地方。 從家走五到十分鐘,就會走到海邊,釜山最有名的海灘。那邊的風和浪都很大,坐了一陣子,就出發到我期待的地迎月路。 但原來,走在迎月路上,並不容易。不停的上坡下坡,以今天的體力,我無法走完。 然後向另一方的中洞地鐵站 走。 地圖看好像很近,但原來真的不近。 天黑了,就隨便的走進一家炸雞店。炸雞、啤酒,就是我在釜山生活的第一晚的第一頓晚餐。
其實一天以來,很多很多小感受。以下這句是留給日後的自己的:「記住,無論去到邊,放慢自己先;就算有幾多準備、有幾多想做嘅事,先唔好急,出去行吓先啦不如。」。 我覺得,藝術駐村,第一件要做的事是生活。在這裡文字和語言是最大的障礙。滿街都是由圓圓、方方和直線組成的文字,偶爾會碰上一、兩個英文、日文,再或然是少見的中文。我不會韓語,但奇妙的是,無論是在路上被問路的人、在炸雞店因為喝啤酒而攀談的阿姨、小店裡賣飲料的叔叔... 都可以因為一些小事情而連繫上來。 「如果溝通不在乎語言,那溝通的本質又是什麼呢?」這也是我今次帶著來駐村的一個小問號。 在雙手未作任何工之前,先用雙腳走,用腳、用身體、用感覺去勾畫出屬於自己的地圖;再多的地圖app都不準確,唯有以自己的身體去建構出的空間感才是真實,至少,那些都獨有地屬於我的。但要小心,當你/妳悠然地、不靠任何工具在某地方穿梭時,就會有人當你/妳是本地人用你/妳根本不會的語言例如韓語來問路;今天至少有四個人拿著韓語地圖問我XXXXX在哪裡。嗯嗯,遲一陣子吧,我相信再過幾天,我應該會知道的。 915* @ 해운대구 https://www.instagram.com/p/BZEOm-ZHVZ7/
0 評論
發表回覆。 |
香港 藝術到家 X 釜山 Openspace Bae 藝術駐村計劃 陳百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