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藝術到家 X 釜山 Openspace Bae 藝術駐村計劃《?》@ 釜山 海雲臺|Hong Kong Art Together X Busan Openspace Bae Artist in Residency Program《?》@ Busan Haeundae \\ 第三天... 我覺得藝術並不是/不應該是一件高深艱澀的事,當去認識、了解,以不同的切入點去詮釋,說到底所有東西都是同一件事。所謂的「一即是全,全即是一」 ,先好好的了解自己,回到自己的心,用雙手去表達和回應自己的心事,這才是最簡單的小事。 星期天的早上,先是洗衣服,對著那個韓語操作的的洗衣機,先要逐個字去查,然後才可以開動。 在那一刻,我寧可用手去洗衣服了。嗯,但最後都克服了它;洗衣服是很重要的。接著是給自己煮一個小早餐,炒滑蛋、煮咖啡,簡單但不容易。無論洗衣服、煮東西,都是生活技能;每一個藝術駐村都包括創作和生活,在累積創作技能的同時,亦不能忽略生活技能,這是上一次在小島駐村時所領悟的。 中午去了釜山市立美術館 Busan Museum of Art。第一個展覽是《Huit Worrrrr Swik - Studio 1750, Koo Min Jeong, Oh You Kyeong》。雖然完全只有韓語資料,但全部作品都不用文字解說都可以理解的。看到很多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們來看展覽,也許,這一刻就是回到了藝術為人帶來最純粹的愉快感,每個人都可以有屬於自己的感受和投入。 這是一個很快樂的展覽,這時候,我想到兩年前我的《北國城堡》。
然後,是三樓的第二個展覽《젊은 시각 새로운 시선 1999-2017: 인식적 지도 그리기 Version & Perspective 1999-2017: Cognitive Mapping》。這個是比較多一點點英語解說,但大部份的也只有韓語,又是 google translate 上場的時候。這是一個美術館資助的案子,從1999年就開始的一個計劃。展覽分開了好幾部份,從四個大方向去探討和重新整理這十多個年頭的城市和世界的改變;它們是 "Technology, Media, Mass Culture","City, Space, Separation","Daily, Others, Identity",和 "Strategy, Reinvestigation, Rethinking",全部都是當代藝術會涉獵題目。全個展覽有63位藝術家參與、過百件的作品,的確是一個非常豐富的展覽。 兩個展覽,兩種完全不一樣的內容和氛圍,最重要是,裡面真的有很多我喜歡和很有啟發性的作品,嗯嗯,又滋潤了我的藝術生命,猴嗨森啊。 欸~ 為什麼突然說起國語式的廣東話呢?因為今天下午,台灣藝術家育馨也到了안녕하세요。為她開門的一刻,她竟對我說英語,我當然馬上以中文回應,她的下一句就已經說:「欸~ 香港來的!」。 哈哈,我的國語真的很差嗎?為她簡單的介紹一下地方之後,我又外出啦。 今天晚上,打算到草梁夜市,在網路上看過一些資料,看來是吃東西、特別是吃一些地道食物的好地方。我覺得要認識一個地方,食物就是最簡單直接的。從家跑過來又是差不多一個小時的車程,來到草梁站、上到地面直走五分鐘很快就到* 在市集的門口往內一看!為什麼全都關門了!?遊走了附近,只有幾家吃燒魚的店、幾家燒肉店、韓國小菜的店,那說好的年終無休的夜市呢?沒辦法,馬上轉出新想法,不如吃豬肉湯飯吧,這個也是一個地道而且有歷史的食物呢。好,走進店、坐下點餐,我今次先用 google translate 學子一下,然後說:「돼지 국밥,하나」。雖然我知道是一定說得不準確,但店員也是聽明白的。耶~ 我決定之後外去吃飯都不再用黃金手指去點,我要用說的。 今天學會的韓語除了豬肉湯飯,還有這句,「예술가 란?」,大概的意思是「什麼是藝術家?」這句是在看展覽時一個可以寫東西留言的地方學的,然後我寫了一篇自己的感受去回應예술가,藝術家嘛,我自問到現在還未成家,我還只是一個「미술 제작자」 ,當然,我會一直努力,然後到了一天我可以像今天點餐一樣,勇敢的說:「나는 예술가 입니다」。 917* @ Busan, South Korea https://www.instagram.com/p/BZJd9__nw0k
0 評論
發表回覆。 |
香港 藝術到家 X 釜山 Openspace Bae 藝術駐村計劃 陳百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