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Together
  • 最新消息
  • 藝術項目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加入我們
  • 中文︱EN
  • 最新消息
  • 藝術項目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加入我們
  • 中文︱EN
圖片
【申請已完結,感謝各位支持】
「魚塘節」是「香港觀鳥會」每年一度主辦的保育嘉年華,一連串精彩活動為大眾提供認識與了解香港魚塘的機會。而「藝術到家」將於2018年1月,配合「魚塘節」,與「香港觀鳥會」聯手舉辦「魚塘源野藝術節」,善用藝術的黏合特質,透過多元化的藝術創作及藝術教育活動,帶領觀眾與參加者從不同角度去欣賞大生圍魚塘的保育價值,並親身體會永續生活的重要性。
 
此計劃希望能以藝術作為認識魚塘生態價值和反思「永續發展」之媒介,並將藝術帶離傳統藝術空間,走進自然。
 
「藝術到家」現正公開招募兩位香港藝術家,於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間,到大生圍駐場兩周,並圍繞當地的生態特色、自然環境及文化歷史脈絡、 和當中的生活體驗過程,進行創作。及後,於2018年1月舉行的「魚塘源野藝術節」分享作品成果。
 
有意參加者請填妥以下申請表格,於2017年7月20日18:00前郵寄至info@arttogether.org。
 
本會經初步評審後,將邀請入圍的藝術家於2017年8月初 進行面談,以更深入了解各申請者的藝術理念,並將於2017年8月底公布結果。
魚塘源野藝術節-藝術家招募_5.31.docx
File Size: 527 kb
File Type: docx
下載檔案

參與藝術家將會獲得:
- HK$9600 藝術家費
- HK$5000 藝術製作費
- 駐場及展覽的各項行政支援
- 有關香港魚塘及該區的鳥類生態之多方面資訊 等等
參與藝術家需要:
- 喜愛大自然,關注永續生活 及 注重環保
- 圍繞當地的生態特色、自然環境及文化歷史脈絡、 和當中的生活體驗過程,進行創作
- 於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間駐場兩周,每周至少前往場地考察及/或創作4天,每天約5小時;駐場期間的記錄亦會另作展出
- 出席本計劃的展覽、講座及配套活動
為令藝術家能預先認識大生圍魚塘,觀鳥會將舉辦一個大生圍導賞團,屆時有興趣參與場計劃的藝術工作者,可到來認識大生圍魚塘的運作和附近的自然生態環境,同時亦能有與當地居民交流的機會,令參與者能對大生圍有更深的認識。詳情如下:

日期:6月28日 (三)
時間:3:30pm - 6:30pm
集合地點:元朗西鐵站G1 出口(乘36號小巴到大生圍)
 ​
報名網址: ​https://goo.gl/forms/j1YvHnFtbVFVDp2K3
導賞團文字紀錄
在導賞團當日,觀鳥會同事為我們介紹了大生圍,我們以文字簡單紀錄:

- 錦繡花園在30至40年前其實是漁塘區,但因為建築工程,當地居民被安排至隔壁的大生圍居住,大生圍至今有約70間居所,老人家亦佔多數。其中從事養魚業的只有3至4戶。

- 由於毗鄰米埔自然保護區,大生圍被定為緩衝區,而基於拉姆薩爾公約,此地的建築將會受到政府嚴格規限,政府會經常派員視察。如養魚戶需要興建新棚屋以存放用具,亦需向政府作出申請,並受政府嚴格監管。

- 大生圍有約70個水塘,水深約2至6米,而大生圍的名產則為元朗烏頭,佔香港淡水魚市場約5%供應量。

- 香港養魚業初時多以基圍方式養殖,從后海灣引入帶有蝦苗和魚苗海水,將海產養在海邊水塘。但由於此法效率不高,故此養魚戶紛紛轉為以魚塘養魚。

- 魚塘週邊會有一些貨櫃或竹棚,用以存放物資,以前更會有像大澳的水棚。

- 在魚塘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養魚設備,如增氧機、放置食物等的木框。

- 大生圍魚塘定期會有剷塘的工序,以消除水中積聚的細菌。待秋天收成後,魚塘會在冬天排走水和曬乾塘底,再以推土機剷塘, 而雀鳥亦會趁排水這段時間覓食。

- 大生圍經常有鳥類前來覓食,如當日看到的池鷺便是其一,它們的求偶期是在夏天,因此它們在夏天時換上更美麗的毛以吸引異性。而大白鷺等鳥類亦是大生圍常見物種。

- 由於以前養魚戶收入不穩,因此他們會利用因剷塘而變得肥沃的土地栽種果樹,如大樹菠蘿、黃皮、桑樹等,值得一提是大生圍居民製作的茶果亦會以桑葉包裹。

- 魚塘的其中一個功用為吸收雨水,因此近年新界北容易發生水浸問題,與部份新界魚塘的荒廢不無關係。

如想了解更多有關魚塘運作,歡迎到觀鳥會網站瀏覽 https://hkbwsfishpond.wordpress.com

常見問題
問:我計劃到大生圍參觀,有甚麼需要注意?
答:大生圍一般歡迎公眾參觀。走近水塘邊時需要小心,以免發生意外。同時,亦要謹記帶走個人物品及垃圾;如果迷路,可利用錦繡花園的橙紅色屋頂辨別方向。

問:駐村需要「住村」嗎?
答:雖然我們有此意向,但實際可行性不大,因此藝術家未必有機會住在村中。

問:作品會擺放在甚麼位置?
答:理論上魚塘的大部份地方都可供擺放作品,但大前提是不影響村民日常生活,而創作前亦需要先徵求村民同意。

問:是次藝術節是甚麼形式的活動?
答:是次藝術節有不同的節目,如藝術工作坊、導賞、藝術家作品展出等,讓參加者在遊覽大生圍時亦可欣賞藝術,感受兩者的關係。

問:藝術家在藝術節當日有甚麼工作?
答:藝術家需要與觀鳥會同事合作帶領導賞,分享自己在駐村時的體會與介紹作品。

問:藝術節過後,藝術家需要跟進另外的工作嗎?
答:藝術節後,我們將會在市區舉行一個文獻展,屆時將展出藝術家在駐村期間的心得,同時亦可能安排相關講座環節。

問:活動有更詳細的時間表嗎?
答:藝術節將會定在2018年的1月20日至21日,而駐村日子應該會在是2018年12月至1月,希望與藝術節時間相隔不遠,而在市區舉辦的文獻展則預計在3月舉行。更多細節會在稍後公佈。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最新消息
  • 藝術項目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加入我們
  • 中文︱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