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初開始,香港被新冠病毒疫情陰霾所籠罩。香港人的日常亦隨之變了樣,不能到處旅行遊歷,不能與朋友把酒言歡,甚至連呼吸一口新鮮的空氣也成為了一種奢侈。隨著第三波疫情爆發,確診數字與日俱增,解除「禁足」的日子遙遙無期。陰霾非但沒有消散,反而變得更為黑暗。特別是學生們沒有了原本朝夕相伴的同學和老師,「居家學習」的日子也愈來愈煎熬。
同時,藝文活動一直高度依賴實體溝通及接觸,疫情下,藝文機構不能開放,市民亦難以到處走動,不論是推廣或接觸藝術,都不容易。在如此逆境中,我們該如何自處?要如何在困境中另辟蹊徑?
本會受香港藝術發展局邀請,為80名中學生提供一系列的藝術網上課程,讓學生學習在逆境中尋找出路。
同時,藝文活動一直高度依賴實體溝通及接觸,疫情下,藝文機構不能開放,市民亦難以到處走動,不論是推廣或接觸藝術,都不容易。在如此逆境中,我們該如何自處?要如何在困境中另辟蹊徑?
本會受香港藝術發展局邀請,為80名中學生提供一系列的藝術網上課程,讓學生學習在逆境中尋找出路。
1. 熱身練習 —《圓圓》
負責導師:余榮基
活動內容:與學生一起練習繪畫圓形,教導他們簡單的圖形也擁有無限可能性,以刺激他們的想像力。
負責導師:余榮基
活動內容:與學生一起練習繪畫圓形,教導他們簡單的圖形也擁有無限可能性,以刺激他們的想像力。
2. 理論教授— 針孔攝影光學理論 及《曬的技巧》
負責導師:陳佩玲
活動內容:向學生講解攝影光學原理、顯影技術及基本相機結構,並教導學生有關藍曬的技巧。學生需在課後嘗試運用學習到的知識來嘗試進行藍曬,作品將於第二節課堂進行分享。
3. 實踐練習及示範—《圓月針孔相機》
負責導師:吳家俊
活動內容:與學生一起動手自製簡單針孔相機,完成相機後,學生需利用相機以「微光」為題進行拍攝,攝影作品將於第二節課堂進行分享。學生能藉此思考藝術媒介的可能性,並利用攝影創作去表達所思所想。
4.升級再造—《卡祖笛》
負責導師:王永棠
活動內容:向學生講解及示範如何利用廢棄包裝紙制作卡祖笛,引導學生利用家居廢物轉化為具創意,且與別不同的作品。
學生作品:
花絮記錄: